5月5日-6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指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19城市规划新技术专题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会议以“统一(空间)、共享(数据)、创新(应用)一一机构改革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新技术应用探讨”为主题,围绕当前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聚焦国土空间规划行业前沿和热点问题,加强和促进各地新技术交流与探索,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助力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发展。与会嘉宾作精彩分享。
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数据研究
党安荣:面向美好人居环境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体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党安荣教授从人居环境的内涵、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未来发展的思考三个方面引导学者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思考。
首先,党安荣教授分析了人居环境的内涵,指出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包含自然、人类、居住、社会、支撑五个子系统,要对这五个子系统从生态、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离不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撑。
在此基础上,党安荣教授对国土空间规划层次与类型进行了梳理,详细阐述了五级三类规划体系的内部关系。他指出,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讲,要实现五级三类规划体系,需要挖掘时空大数据的特征,综合一种或多种联系数据,与城市群空间的现实特征进行对应性研究,进而对全国城市群发育格局进行识别。党安荣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航天遥感体系、导航卫星体系、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百度慧眼大数据等时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服务。
最后,党安荣教授总结道,在美好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构建以空间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技术体系,形成动态数据获取、评估决策分析、边缘计算、预测模拟分析 、实时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的方法体系,健全以数据服务体系、知识服务体系、流程服务体系、模型服务体系为主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王伟:迈向整体性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及其信息化新路径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城市规划工学博士
王伟主任从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的内在逻辑与要求、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的信息化总体方略,以及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的信息化创新路径三个方面展开交流分享。
改革前,我国由政府出台的各类规划高达80多种,其中属于法定规划大概为20多种,不同类型规划体系庞杂紊乱,以部门纵向控制为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进入空间规划领域,落实到空间带来种种冲突。由此带来了空间合规利用冲突、审批服务效率低下等典型问题。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3月,国务院组建自然资源部。国家治理导向从“高速度、效率型”向“高质量、整体型”转型,从“效率性政府治理”向“整体性政府治理”转型。
王伟主任认为,宏观战略统领与微观操作集成的“八定八化”将成为新规划体系治理能力的关键支点。
“定性”:战略(目标与路径)实现长远化;
“定形”:结构(形态与品质)实现人本化;
“定量”:数量(总量与均量)实现精细化;
“定权”:产权(公权与私权)实现权属化;
“定价”:价格(公共与私人)实现资产化;
“定税”:税收(税种与分税)实现公平化;
“定法”:法策(法规与机制)实现制度化;
“定责”:主体(政府与市场)实现清单化。
当前,我们面临着改革任务、职能统筹、融合挑战、主体效力、客体特征、科技趋势等多重压力。王伟主任提出,夯实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大厦”的五大底层基石包括高质量数据、高质量统计单元、高质量指标、高质量模型、高质量平台。体系创新上,我们应当建设“一室+八库”,打造城市智慧规划内生创新孵化器,厘清打通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全链条,奠定体系框架。组织创新上,我们应当打造面向城市领导者的信息化智库。生态创新上,数字孪生的时代,数据不仅是资源更是资产。面向“人”、面向“城市”,探索适应大数据开放应用的规划研究与实施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将是创新智慧规划工作的大势所趋和破局关键。
才睿:整合、接合、融合、统筹——机构改革促整合走向统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地质资料馆馆长(原天津市规划信息中心主任)
在国家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都进行了机构改革探索,一方面,自然资源部建立更深层次、更科学的管理机制,统筹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
在机构改革初始阶段,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保证数据本底统一,信息化已成为不可缺失的重要生产力。才睿指出要整合信息网络、平台系统、数据管理,使国家统一建设四级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得以实现,保障现有网站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现有数据的共享、已有数据的一致性、新增数据的标准规范。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最新要求,全面开展地方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才睿强调要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市数据共享平台、市数据公开平台、电子证照库的对接。
才睿强调通过网络融合、数据融合、平台融合、系统统筹,提升信息化推动保障能力,推进规划和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一平台、一张图、一套库、一张网的建设,探索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进而实现统筹政务服务、资源管控、规划和资源、系统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架构平台。
陈乃权:政务大数据体系下国土空间信息服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信息中心大数据应用部部长兼信息中心驻自然资源局服务保障部部长
在国家推进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陈乃权表示,沈阳市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布局智慧沈阳规划,实现数据共享,部门协同。陈乃权梳理国土测绘地理信息建设的发展历程,2019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陈乃权在其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土信息建设主要侧重国土一张图与城市时空大数据的建设。
陈乃权结合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不动产登记发证平台、中级人民法院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案例及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三点思考:第一,需要深化自然资源领域的信息服务;第二,助推沈阳市政务大数据高质量发展,重构全市政务大数据资源体系,明确国土空间信息的基础支撑地位,提升国土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新建城市大数据服务体系;第三,开展国土空间数据融合服务,实现六库融合,建成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沈阳经济区大数据中心。
喻定权:统一·共享——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思考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领导
喻定权副主任委员将自然资源行业机构改革中的事权统一、标准统一、业务统一、载体统一,与秦朝的政治统一、经济统一、文化统一、交通统一进行类比。
在行业事权统一上,空间规划冲突的焦点在于争夺控制土地发展权,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机构改革来调配和控制发展权。在行业标准统一上,统一数据标准后,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底板,破解数据分散、坐标不一、管理困难等问题。在行业业务统一上,重塑项目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在行业载体统一上,建立统一工作平台,解决工作平台分散、协同不畅、效率不高等问题;升级改造网络环境,解决网络种类繁多问题。
综上看来,自然资源和规划一体化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事权、标准、业务、载体的融合统一。
喻定权副主任委员将审批、服务、监管的分权及制衡与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及制衡进行类比。
审批权:优化审批流程,共享审批信息,提高审批效率。实现项目信息、申报材料、审查意见、审批结果的共享。
服务权:统一服务渠道,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申报一站式服务;转变服务思路,由业主单位来回沟通变为政府机构主动共享。
监管权:服务上,强化全方位审批监察,实现服务行为全过程跟踪;技术上,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模型体系,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
喻定权副主任委员提出,统一·共享后的架构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建设-监测评估的全闭环,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