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整治规划原则与“以人为本”的乡村管理新逻辑

村庄整治规划原则与“以人为本”的乡村管理新逻辑

村庄整治规划的基本原则

1、结合政策,科学规划

村庄整治规划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和各地方政府相关政策,衔接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镇总体规划及其村庄布点规划等,结合村庄近远期发展目标,科学制定,避免盲目大拆大建。

2、征求民意,尊重农民

充分吸取广大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整治什么、怎么整治、整治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应由农民自主决定”,严禁一切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

3、因地制宜,符合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不应照搬照抄城市规划的模式,也不宜模仿不同地理环境村庄的整治规划,而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村庄整治发展的模式。

4、保护生态,突显特色

突出乡土特色,保留原有村落格局,保护古建民居,展现民俗风情,弘扬传统文化;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如古建筑、古树、民风民俗、传统工艺等,要传承和弘扬。

5、优化配置,集约高效

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和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充分利用与村庄整治相适应的当地成熟的工艺、技术,优先采用当地原材料,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6、远近结合,循序渐进

根据村庄的当下发展情况,结合村民实际的生产生活需求,合理制定不同时期的整治项目和目标。优先解决农民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如给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问题,并结合村庄经济可承受能力,循序渐进的进行项目整治,逐步完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村庄管理

《新时代乡村规划新理论》中,提出了乡村治理新逻辑:以人为本的乡村治理——人文人本、还权附能、有序共赢。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建设管理关系着规划的成败。

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村党委,选优配齐村委、监委会班子,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制定村规,规范村民在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行为,提高自觉性;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科学管理长效机制;防止重整治建设、轻运营维护管理。

Editor_XIU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