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扩容,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提出推进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垃圾处置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顽疾,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各地进行了多次尝试,却仍不能将这一顽疾根除。
当前农村垃圾处置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垃圾分布散乱,处理简单、随意,农村长期以来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就是倾倒坑塘、沟边、河道;二是农村缺乏垃圾处理设施,在垃圾处置上只是简单收集、清运、填埋,盲目村外填埋造成环境二次污染;三是部分村民环保意识不高。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金华模式”
1、垃圾分类处理的源头:二次四分法
金华市早在2014年就在市区范围内选择了3个乡镇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了农户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即由农户按“会烂”和“不会烂”将生活垃圾初步分为两类;再由垃圾分拣员进行二次分类,“会烂”的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转化为有机肥,“不会烂”的,则以“好卖”“不好卖”为标准,细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最终,70%会烂垃圾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15%能卖垃圾就地由可再生资源公司有偿回收,15%不会烂也不好卖垃圾按原模式经乡镇转运后由市县统一处理(填埋或焚烧)。这样解决了农户一次分类不到位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垃圾回收利用率。
2、垃圾分类处理的转运:垃圾不落地法
金华市取消了村内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池,实现垃圾从投放到处理全程不落地。每家每户门口设两个密闭垃圾桶或两格式垃圾桶。农户自行投放后,保洁员利用密闭分类转运车定时上门收集,运送到村级阳光堆肥房。阳光堆肥房密封处理或贮存垃圾。对既不能堆肥、也不能卖的其他垃圾则统一密闭转运至县级处理设施处理。垃圾从出门到进入最终处置环节全程不落地,大大减少了蚊蝇孳生的可能性,也净化了村庄环境。
3、垃圾分类处理的运维体系:五级联创法
五级联创法是指由农办牵头,构建以“镇、村、片、组、户”划分管理区块,建立网格小组,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每个行政村划分为若干区块,村干部分块包干,全体干部分段负责,党员和妇女代表纳入网格,实行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层层分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使村干部、党员的工作变得更有针对性,村民遇到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责任人,使垃圾分类得到重视和有效推进。
4、垃圾分类处理终端:阳光堆肥发酵房
目前,可堆肥垃圾处置方式有两种:阳光堆肥发酵房和机械发酵堆肥站。根据实际情况金华市以前者为主。按照行政村人口和转运距离等因素,采取“一村一建”“多村合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建设“四格”式阳光堆肥发酵房,其中两格堆肥,一用一备,另外两格一格储放可卖垃圾、一格储放其他垃圾。所有阳光堆肥发酵房实施标准化建设,统一材料和外观。单村阳光堆肥发酵房建设投资大概在10-15万元。垃圾堆肥后,由专业公司、农业合作社用于制作有机肥或直接还田增肥,实现资源化利用。一般1吨会烂垃圾经过堆肥房处理后,一般只剩下0.2吨-0.3吨有机肥,这种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都很高,适合做蔬菜瓜果的肥料。
农村垃圾处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行垃圾“二次四分”方法。
二是推广使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设备。将收集到的村民家中的剩菜剩饭处理变成可以还田使用的有机肥;对生活污水进行无毒无害处理。
三是减少或禁止使用塑料袋和食品塑料包装。
四是规范一些地区垃圾填埋方式。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垃圾处理费用不足的问题。采取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农户缴纳垃圾处理费为辅的方式,解决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设备购买和提高保洁人员工资等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是加强宣传教育,逐渐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接受、支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