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案例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近些年,乡村旅游增长强劲,发展迅猛,成为夺目亮点。很多乡村实现了转型和体质升级,旅游乡村、产业乡村,带动了乡村人口的回流和收入的大幅增加。其背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创意愈来愈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

案例一、袁家村——关中“农家乐”特色旅游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全村共有62户286人,土地面积660亩。这里缺山少水,自然和人文条件均不突出,也不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典型村”。但这个村的村干部们带领村民们想办法、出点子,朝着环保、生态、绿色的发展观念转变,带领全体村民大力开发无烟工业-旅游业,创建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的农村生活的演变,硬是以独具特色的关中“农家乐”特色旅游打开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袁家村因地制宜,以关中民俗和地道的农村生活为依托,走出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和壮大农副产品产业化的道路,连续三年每年吸引游客30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从2007年至今,袁家村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关中民俗旅游,到发展乡村度假游,再到现在发展农副产品产业链。

袁家村持续发展的精髓是不断创新产业形态。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袁家村先是建起农民个体经营的“农家乐”,后来又建了特色小吃街,引来特色餐饮、旅游商品等资源,提升了乡村旅游层次。随后又打造“月光下的袁家村”,发展酒店住宿、酒吧等夜间经济,还通过成立股份公司、群众入股的方式,实现了“全民参与、共同富裕”。

案例二、凤堰梯田——CSA模式下美丽乡村的产业复兴实践

凤堰古梯田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涉及黄龙、中银、茨沟、堰坪四村,距县城35公里,距西安约280公里,车程3.5小时。

凤堰梯田始建于清代,集“山、水、田、屋、寨、村、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在一身,2010年被陕西省文物局列为陕西省文物考察十大重大发现之一。梯田周边的村民多是明、清两代的湘鄂粤闽赣皖移民,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和梯田耕作方式的特殊性,这里至今仍广泛采用最原始的耕种模式,保留了最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场景,民风淳朴、山田秀丽,每年春季举办的油菜花节,吸引了广大秦巴地区的游客来此度假,以及众多艺术爱好者长驻于此工作生活。

凤堰梯田采用国际CSA模式,即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概念,为消费者与农庄搭建稳定的、健康的、安全的绿色农产品产销平台,通过消费者对农庄运作的认可和承诺,让农庄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消费者专属私享的特供农场。项目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市场营销以“会员制消费+契约种植”的方式推广。

本项目运营形成一个商业闭环,简单地说,由消费者支付租金向运营企业租用土地并定制产品,运营企业向农场农民支付工资并要求农民按标准完成耕作任务,最后由运营方向按契约消费会员提供耕作收成。这种运作模式下,农民的耕作风险减小至零,实现大幅创收;由于流通环节的减少,消费者以较低成本享受了富硒、无公害的高品质农产品;企业在市场中推广了品牌,收获了口碑。多方效益共赢的全新模式,推动了凤堰区域的一产全面复兴,传承了凤堰古梯田的生态耕作文化,带动了区域生态旅游,从而促进了周边村庄的特色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案例三、青岛院上村——产业与旅游双核驱动

院上村坐落于崂山北麓的太子山脚下,紧邻鳌山湾畔的鹤山风景区,濒临滨海公路,距青岛市区仅三十分钟的车程,区位优势明显。村内坐拥原生态的乡村风貌,典型的村落布局与自然的山体景观相得益彰。

村内已形成以花卉苗木种植为主导产业,以“协会+合作社+农户”的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收入超过六千万。同时拥有桂花“两头嫁接法”国家专利。

产业支撑,坚持以“花卉苗木”与“乡村旅游”双核驱动,做大做强院上乡村经济。

通过区域联动,形成区域性花卉苗木产业高地。通过技术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与周边村庄组团化发展,形成以院上为龙头的“大院上”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并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扩大国家专利技术“两头嫁接法”的应用,扩展观赏花卉、园林绿化苗木等适销等适销对路品种和高利润的高档盆景类产品;并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培植移栽、信息集散、花木交易、物流配送、会议展览和旅游服务等功能。

作为滨海旅游的延伸与补充,打造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体验。发挥现状生态本底优势,将花卉苗木的种植不仅仅作为产业生产,同时植入体验功能作为旅游景点进行打造。同时配合对传统石墙民居进行修复改造,山水环境的提升,植入乡村旅游功能,打造青岛北线与城市滨海游相得益彰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Editor_XIU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