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空间规划体系规划重构下, 总体规划该走向何方

王晓东:空间规划体系规划重构下, 总体规划该走向何方

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是为了“什么”,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哪里?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的设计,必须以基本调控职能的切实有效发挥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规划让城乡发展更美好”为核心来展开。就总体规划目前的法定调控职能来看,无论将来在形式上怎么改,如下几点原则都应始终坚持。

1、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不可弃

规划首先要服务于发展,而不能单纯强调僵化的保护。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宏观战略层面的导控,把握方向和目标,掌控发展的整体和大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政府制定宏观规划的首要意义。规划在这一领域的职能发挥,在改革推进中绝不能弱化,绝不能退出。反之,要比之前更重视,持续强化,持续加大投入,持续提升其在城市发展建设各领域的影响力和行动力。

规划要带给人以希望,要引导城市走向繁荣与舒适,要给人民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要让人生活得更美好。这是规划最基本的社会价值所在,无论在哪里,这一点都不能偏废。发展和保护是硬币的两面,是共生矛盾!政府规划治理的介入,要统筹兼顾。没有更好发展的保护,是脱离人本需求的;而脱离保护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规划治理体系改革中,要坚决避免顾此失彼,从根基上削弱规划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职能。

2、继承与变革并重,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总体规划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和工作积累,有教训,也有经验。既要看到其中的短板和不适应,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又要看到其中的成效和正确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避免推倒重来式的折腾,一切重新来过。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决策逻辑和基点,是新规划能否有效实现核心职能和调控意图,切实有效发挥法定职能和作用。换汤不换药,未对症结性矛盾和问题提出务实有效的应对之策,只是换个名目,盲目、简单、粗暴地创造一个更不健全、更不好用、更缺少理论技术支撑、更缺少实践检验的新规划类型,不仅无益于工作的改进,而且会把实际工作导入更困难的局面: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冒出来一箩筐,还把好的东西丢掉了。

3、在多规合一视角下,城市层面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重心,在市域,不在中心城区

当前,市域层面的空间规划一直缺位。城市总体规划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无实质性调控事权,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偏于指标管控,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其它规划的空间资源调控职能更为薄弱。

因此,城市层面的空间规划体系改革,首要职责是补市域空间规划“缺位”和调控职能“空白”,在整合现有各类涉及空间规划的基础上,以空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前提,实现一张蓝图管到底。而在城市开发边界内的中心城区规划层面,仍是城市总体规划自身改革创新的“老命题”,不是本次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矛盾焦点。

4、空间规划不是解决各时期城镇化和城乡发展建设问题的万能灵药,改革要有限目标,循序渐进

反思检讨过去近二十年的总体规划实践历程,在历次推进改革中经常会陷入的一个基本认知误区是:把总体规划当成宏观调控的手段,视为包治城市百病的万能药,超过总体规划的基本调控能力范畴,使其承载了过多其无法承载的时代责任和使命。

各界经常在批判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时,将责任和压力传导给城市总体规划,但却很少将总体规划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放到我们的基本国情、省情、市情下,放到中国大的宏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环境下,来客观冷静地看待总体规划应该发挥的作用、能够发挥的作用。重构后的空间规划体系,也不可能跳出时代和国家宏观治理体系的大背景,来发挥其无法发挥的作用!对此,要有清醒、客观的认知,避免改革开倒车局面的发生。

Editor_XIU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