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强调粤港澳三地要加强紧密合作,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在香港召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会上发表讲话表态,落实大湾区规划。
林郑月娥——详解香港未来六大工作重点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未来的重点工作包括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互联互通,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吸引资金和人才落户大湾区等。
香港在建设大湾区过程中的角色需要转向更加积极的参与者,而本届政府所提倡的政府新角色,也就是促成者和推广者,则有利于香港参与大湾区的建设,让全港市民都成为大湾区的受惠者。一国两制既是香港在大湾区的优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国际的重要基础。
香港将会按照《规划纲要》的指导方向,积极地跟中央有关部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的建设工作,特区政府未来的重点工作包括了:第一,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第二,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第三,为优势范畴开拓发展空间。第四,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互联互通。第五,推动青年创新创业。第六,充分用好香港的国际联系和国际网络,向海外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吸引资金和人才落户大湾区。
金融发展方面,香港不但可以借着大湾区的建设促进大湾区内生产要素高效流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把握大湾区的庞大人口和经济规模,推动香港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与粤澳政府保持紧密联系,一同向中央政府争取落实推动大湾区金融合作的具体措施,促进大湾区内金融发展。
航空领域,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支持大湾区临近机场优势互补,并按照各自的独特性共谋发展,同时进一步扩大大湾区境内外的航空网络,积极发展多市联运,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及发展香港作为航空人才培训中心和航空融资和租赁中心,对推动整个大湾区发展的独特作用。
创新发展方面,林郑月娥指出,国家一直大力支持香港的创新和科技发展,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亲自做出了批示,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按习近平主席亲自批示的精神,特区政府在过去一年获得中央支持配合的具体措施包括:一,实现中央科研基金过河跨境拨付到香港。二,与国家科技部门签署合作安排,以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科研合作。三,确立中国科学院将在香港设立院属机构,推动其研究院在香港科学院的两个科技创新平台。第四,在香港成立大湾区院士联盟,促进大湾区内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之间的交流合作,凝聚区内的国家级科学家为大湾区科技发展提供意见。”
支持和引导青年创业方面,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特区政府鼓励香港青年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并且着力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和机遇。目的是让大湾区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创新创业平台,香港特政府将通过资助与非政府机构合作,为在大湾区各式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创业补助、支援、辅导、引路和孵化服务。并会与广东省政府合作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建立一站式的咨询、宣传和交流的平台,支持香港青年创业者在大湾区发展。
马兴瑞——举全省之力推进大湾区建设
马兴瑞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三地共同的重大机遇。“广东将抓住这个重大机遇,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总牵引。”
在会上马兴瑞表示,近期将出台广东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的落实政策,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地位,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大湾区发展。
着眼于一国两制下深入推进大湾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三地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等方面的建设对接,推进人流、信息流、物流的互动。
打造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联合实验室,共同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共同建设世界级机场群,聚焦产业发展,发挥三地综合优势,加快发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携手打造现代核心产业体系。
聚焦对外开放,推动大湾区企业联手走出去,共建一批重大合作发展引领平台,聚焦民生福祉,完善就业、创业的生活配套措施,推动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为港澳同胞在内地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粤港澳大湾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需要各方共襄盛举。
马兴瑞称,目前,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已经成立,近期将出台广东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即“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让规划纲要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共同把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蓝图变成广东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崔世安——积极部署,全力参与大湾区建设
特区正在积极部署,全力参与大湾区建设。澳门特区将进一步发挥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的优势。重点打造服务湾区,服务泛珠的教育培训基地,中葡经贸服务中心和中葡双语人才培训基地等。
将切实发挥澳门的国际化优势,将大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衔接。同时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葡语国家合作,推动中国进入更多市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区。
积极参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大澳门参与创新科技的力度。提升科技成果的转换能力,把大湾区建设成国际科技创新的高地。澳门将注重跟大湾区城市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鼓励年轻一代在大湾区求学、就业、创新创业。澳门将继续为大湾区青年搭建凝聚智慧、共同发展的平台,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种文化共存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