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是横跨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跨海大桥。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消息,港珠澳大桥将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从2004年3月开始筹划协调小组,2009年12月开始建造,从设计到建成通车历时14年。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到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
一、建设历程
- 2003年7月,《香港与珠江西岸交通联系研究》表明修建港珠澳大桥连通香港、澳门和内地方面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 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并同意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
- 2004年3月,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这标志着全港珠澳大桥建设前期工作的全面启动。
- 200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负责项目前期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协调。
- 2009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 2009年12月,李克强副总理亲临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
- 2010年7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承担港珠澳大桥主体部分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的组织实施等工作。
- 2011年1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项目贷款协议签订。
- 2011年12月,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正式开工。
- 2012年1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颁布实施,港珠澳大桥钢箱梁组拼工作正式开始。
- 2013年12月,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建设突破1000米大关;2015年6月,E18沉管成功安装,海底隧道建成超过3000米;2016年12月,港珠澳大桥使用的33节海底隧道沉管全部完成施工。
- 2017年3月,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
- 2018年8月,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公布(以人民币结算):小型客车150元/车次,大型客车200元/车次,穿梭巴士300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
-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将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
二、通行方案
港珠澳大桥采取“三地三检”的通关模式,其中珠海、澳门之间采取”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创新模式。根据工程设计,港珠澳大桥上采用内地右侧通行规则,车辆到达香港或澳门口岸后完成左右侧交通转换,设计通行速度为100km/h,根据气候情况、交通控制等因素进行调控。可以通行的车辆包括粤港两地车牌车辆、港澳两地车牌车辆、港籍单牌车辆(拥有澳门配额)、办理一次性配额申请的车辆,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商议可经港珠澳大桥的其他车辆。大桥主体工程设置1处主线收费站,双方向共设置20条收费车道,大桥ETC收费系统支持纳入全国ETC联网标准的国标ETC卡用户和安装香港快易通电子标签的用户,现金收费为人民币,同时支持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非现金电子支付。
三、建设意义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区,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特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依托毗邻港澳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珠江东岸地区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珠三角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两岸发展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与香港交通联系不便成为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香港是全球重要的经济、金融、商业、贸易和航运中心,对周边地区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和聚集作用。澳门以旅游和金融保险为支柱产业,港澳产业之间的错位互补使得两地的经济社会联系十分紧密。
由此,构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增强香港及珠江东岸地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挖掘珠江西岸发展潜力,便捷港澳及珠江两岸之间的交通联系,成为三地共同愿望。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在完善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网络,密切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改善珠江西岸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促进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极大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不仅代表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与此同时,港珠澳大桥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